◆导报记者 梁士兴 济南报道
今年“两会”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将是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之一。经济导报记者采访的政协委员表示,蓝、黄经济区建设顺应了区域结构调整的大势,必将为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新动力。
省政协委员、山东经济学院财税金融研究所所长、导报特约评论员陈华9日对导报记者表示,他去年曾提出21件提案,今年他主要关注的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大学生创业、水资源生态保护等话题。他透露,今年他将提出10多个提案,其中,建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的金融支持和创新体系是重点之一。
陈华表示,半岛蓝色经济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转型。而要适应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结构调整,金融在发挥它一般性功能的基础上,还应通过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因此,不仅需要进一步发展低碳型绿色金融支持“蓝区”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而且要进一步加强和发展科技创新型的金融,为科技创新的启动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此外,陈华还认为,应进一步发展和强化小企业金融,为中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促进“蓝区”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陈华建议,应借鉴国内发达地区,如深圳特区、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等在金融创新支持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的经验和启示,通过成立区域性、股份制法人银行,积极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推动金融产品与金融创新,有效支撑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升级。
建立产业结构升级的金融动力机制,“这是‘蓝区’发展的最大推动力。”陈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