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利好换来企业“剪刀差”

2019-07-15 21:15:00来源:大众日报·新锐大众作者:付玉婷

   
  

 □ 本报记者 付玉婷

  在浙江求学、就业、成家,随着老东家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布局山东,范金皓回到家乡,见证了山东区域五个分公司的发展壮大。

  5月22日记者在潍坊蹲点采访时,范金皓正一门心思扑在一个营养品新项目上。

  项目位于潍坊滨海区化工产业园,总部寄予厚望,定位“十年领先,三十年不落后”,其中一个目标是整个项目要能实现各种危废产出物的内循环。“进口的焚烧炉就上了五六台。”范金皓说,这种焚烧炉一台就超过一亿元,加上储运、除尘等配套,项目在环保方面的投资超过八亿元。

  虽说投资巨大,但经测算,投产当年就有望实现盈利。提及这点,范金皓喜形于色。“这得益于两个利好形成的‘剪刀差’。”范金皓告诉记者,一是项目入选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项目库首批优选名单,获得要素保障和用地预审、环评、立项等审批优先支持,工期缩短一年以上,赶上了原材料价格下降的好时机;二是山东以安全、环保要求的加严持续倒逼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市场秩序得到净化,终端产品价格正稳步回升。

  范金皓常被调侃“一半操着总监的心,一半操着政府的心”,人们是指他省安全生产专家组成员这一重身份。谈起这一年多来山东化工产业的变化,范金皓的感触特别深。

  “山东化工行业的标准一直挺高,像《山东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就是全国标杆。每年总部考核,山东分公司总能排到第一,与此不无关系。”范金皓认为。山东自2017年启动为期五年的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专项行动,化工园区与监控点标准、项目标准、评级评价标准等“硬杠杠”进一步加严,并明确不达标绝不迁就。

  “先于政策一步并且标准高于政策,政策就不是限制而是发展的春风。”范金皓说,他在省内各企业进行检查和技术指导时发现,这已成为很多大企业的普遍做法。

  中小企业提升同样不小。与新和成同在一个园区的中汇化工就给范金皓留下深刻印象:员工百余人,却拿下了全国乙腈生产行业唯一一张危废经营许可证。“从过去单纯生产,到现在生产、危废处置、技术输出‘三位一体’,背后是企业及时转型升级,努力抓住市场机会。”在这场产业变革中,中汇行政总监唐宁最大的感受是,化工企业正从过去同质化竞争转向差异化发展,大企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强,是未来化工产业主要力量,但在精细化工领域,中小化工企业还有很多机会。中汇正将更多精力转向高附加值、高毛利、高技术壁垒的“冷门”。采访中,唐宁跟记者分享了一个好消息:公司在深入挖掘客户的过程中发现了好几个这样的领域,并已着手切入。

  高兴事儿是不少,不过,范金皓也对记者发了点儿“牢骚”:淘汰旧动能所腾出的土地、能源、环保等指标,尚不足以支撑更大规模的新动能落地,限制了扩大产能或上新项目……

  记者从山东省化工专项行动办了解到,过去一年来,我省全面发力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水平、企业整体发展质量、园区建设管理水平、高端化工产业发展等方面,推动化工产业在安全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纵向看一年来已有成效,但前路依然漫长,尤其是横向对比,差距还很明显。”省化工专项行动办相关负责人表示,要认清差距、针对问题,实事求是、坚定信心,将制定好的高质量发展标准更好落实到位并坚持下去;同时针对企业反馈的问题,将认真展开专题研究,尽快找出解决之策。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赫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