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被中小投资者称为“郎监管”的香港教授郎咸平,又以“独立第三方”的身份站在聚光灯下。
自称个性孤僻、不善与人往来,却能在不同的角色之间优游进出。2003年,被中小投资者称为“郎监管”的香港教授郎咸平,又以“独立第三方”的身份站在聚光灯下。
在一个“红帽子”商人和一个省级政府之间的产权官司中扮演“调停者”,是一件棘手的差事,但这对郎咸平来说却是一个机缘。
2003年6月,当身在美国的华晨汽车前主席仰融打来电话委托郎咸平为“独立第三方”的时候,这位“孤胆学者”几乎没有犹豫,就一口答应了下来。
郎咸平用“罗生门”来形容仰融与辽宁省政府之间的分歧,情况的纷繁复杂外人可想而知。但是,他的原则简单,“我不会替任何一方争取利益,我所代表的是全体民众的利益”。
不做一个象牙塔里的学者。曾经为维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舌战世界十大投资银行,郎咸平在人民币汇率问题引发大讨论的时候,再度疾呼:“人民币应该再贬值2%,一个月后再恢复现有汇率以打击进入中国市场的游资。”
这时,人们才猛然想起,“郎监管”还是美国沃顿商学院的金融博士,尽管他自己说:“选择学金融只是因为不用考微积分。”(刘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