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山东
|
体育
|
娱乐
|
女性
|
财经
|
幽默
|
评论
|
书画
|
博客
|
连载
|
图片
|
论坛
|
房产
|
汽车
|
教育
|
健康
|
商桥
|
打折
大众报系:
大众日报
农村大众
齐鲁晚报
生活日报
鲁中晨报
半岛都市报
经济导报
城市信报
青年记者
成长先锋
新闻书画网
国际日报山东版
南美侨报山东版
当前位置:
大众网主站
>
财经
>
公司企业
站内搜索:
海信收购科龙开始收官 诉讼是股权转让的前提
2006-03-01 15:16:29 作者:田露 来源:SRC-178
科龙电器昨日披露旗下多家子公司一起将
顾雏军
及格林柯尔系告上法庭。
在海信入主重组的背景下,该项举动难免让人揣测带着海信的烙印。海信自去年9月启动收购程序以来,其精心布局和控制风险的手法值得称道。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诉讼的提起,意味着海信收购科龙步入“收官”阶段。
海信购买科龙的股权,当然要付钱,但这笔款项,海信肯定不会让它留在顾雏军的口袋中,这笔钱的最好归宿是经顾雏军之手再流回科龙。
而若想完成上述步骤,必须尽快令科龙及其子公司起诉顾雏军,这样,未来海信的股权转让款才能安全的“回来”。
诉讼是股权转让的前提
由此判断,诉讼应是股权转让的重要前提,诉讼的启动,意味着股权转让已经为时不远了。
其实这并不在人们意料之外。近三个月前,科龙电器就决定聘请毕马威对自2001年10月1日至2005年7月31日止期间内发生的重大现金流向进行调查。
调查结果已于2006年1月底出台,这为司法追债埋下了铺垫。不过,毕马威报告显示的科龙与格林柯尔系之间不正常资金流向远远超过昨天公司披露的约3.28亿元的总诉讼标的。
科龙会尽力追回顾雏军占款
有研究人员表示,科龙及其子公司很可能还会继续起诉顾雏军,其金额肯定要远远大于海信未来可能付出的收购股权款。毕竟,起诉的目的不仅仅是保证转让款“回笼”,对于顾雏军的占款,科龙能追回的一定要想办法追回。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海信的利益。
回溯来看,海信收购科龙的每一步都相当老辣,非常注意风险的控制。
海信刚提出收购广东格林柯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所持科龙26.43%的股权时,出价9亿元,但首付只有5亿。
许多敏感的观察者早就指出,海信最终收购价很可能远远少于9亿元,因为收购报告书中明确提出,首付之后将聘请会计师对科龙电器截至2005年8月底的净资产进行审计,若与帐面资产值不符,余下的收购价款将进行调减。
注入预付款是第一步
其实,摸清家底并不是海信的第一步。2005年中期时,科龙电器已经陷入危机。海信第一步是决定拿出总计不超6亿元以预付帐款形式注入科龙,同时提出对科龙的产品进行代理销售。
分析人士指出,这对科龙来说,数亿元将解燃眉之急,公司生产得以重新启动,而对海信而言,也避免在未了解清楚的情况下直接注入资金而冒的风险,同时代理销售使海信可以控制科龙的现金流。
海信抓住现金流不放
可见,海信抓住最重要的现金流不放,通过注资启动生产并保证预付帐款的安全性;同时摸清科龙家底,从而降低收购出价;进而督促科龙起诉顾雏军,保障未来转让款回笼以及减少科龙的潜在损失,这环环相扣的三步,既保障了科龙的利益,同时也最大限度规避了海信陷入科龙泥潭的可能性。
编辑: 余梁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大
众
网
·
网
络
大
众
新
生
活
报业集团
-
版权声明
-
广告业务
-
联系方式
Copyright (C) 2001-2007 www.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网络中心主办 Email:
xinwen@dzwww.com
鲁ICP证B2-200610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