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4日清晨,在青海玉树州隆宝镇中心寄宿学校,代课教师普布迎着朝阳站在落满小冰雹的草原上。
在距离青海玉树州结古镇70公里的隆宝镇上,25岁的普布已经在中心寄宿学校里做了3年代课老师,教3年级4班和4年级2班的学生藏文。
普布是独子,他的妻子索南诺吉带着儿子和公婆住在一起。普布每月从500元工资里拿出300元交给住在结古镇的父母,补贴家用。
4月14日地震发生后,家里的电话再也打不通,普布急忙搭车赶往结古镇。半路遇到道路塌方,又换乘一辆越野车抄小道往家里赶。一路上,他看着片片废墟,“心整个是慌的”。在车上,普布默默祈祷家人平安。
“这是我人生中最漫长的一段路程”,普布回忆当时的情景,有时会陷入沉思。他一直信奉男人流血不流泪的信条,但当车驶入结古镇,看着窗外满目疮痍,他情不自禁地落下眼泪。当急迫地推开家里院门,看到亲人安好,他又一次激动落泪。三天之后,他接到学校打来的电话,通知他返回隆宝镇,为复课做准备。4月22日,在解放军总后某部的援助下,玉树地震灾区海拔最高的学校——隆宝镇中心寄宿学校在隆宝镇外海拔4300多米的草甸上正式复课,包括普布在内的39名教师全部上岗。复课后,普布召集两个班的学生开班会,了解学生家庭受灾情况。学生中有一对姐妹青明永藏和求吉文毛在地震中腿部受了重伤,已经转去外地治疗。他一直挂念着这对姐妹,“希望她们一切平安,快点好起来。”4年级2班才仁多杰的父亲在地震中去世。普布在放学后悄悄地往这个男孩手里塞了20元钱。
学校复课伊始,学生们没什么心思上课,普布就让他们练习藏文书法,陪他们一起玩,让他们放松心情。看着这些可爱的孩子,普布会时常想起自己的儿子,他没有妻儿的照片带在身边,他说:“照片很容易丢失,只要把他们放在心里就可以了。”
尽管工资微薄,但普布觉得只要和学生们在一起,就能心情舒畅地面对每一天。他说,如果还能继续当代课教师的话,他愿意把青春洒在这里。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摄
|